1997年,蔣加林先生抓住公有體制改革的大潮...[查看詳細]
抑郁癥 |
作者:企劃中心 閱讀次數: 發表時間:2018年02月26日 16:09 |
抑郁癥
抑郁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抑郁癥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病。 按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根據對社會功能損害的程度抑郁癥可分為輕性抑郁癥或者重癥抑郁癥;根據有無“幻覺、妄想,或緊張綜合征等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又分為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和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根據之前(間隔至少2個月前)是否有過另1次抑郁發作,抑郁癥又分為首發抑郁癥和復發性抑郁癥。
癥狀體征
【抑郁癥的種類】
一、內源性抑郁癥 即有懶,呆,變,憂,慮“五征”(大腦生物胺引對或絕對不足)。
二、反應性抑郁癥 即由各種精神刺激,挫折打擊所導致的抑郁癥,在生活中,突遇天災人禍,失戀婚變,重病,事業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應性抑郁癥。
三、隱匿性抑郁癥 情緒低下和憂郁癥狀并不明顯,常常表現為各種軀體不適癥狀,如心悸,胸悶,中上腹不適,氣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以學習困難為特征的抑郁癥 這類抑郁癥,可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成績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厭學,恐學,逃學或拒學。
五、藥物引起的繼發性抑郁癥 如有的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后,導致情緒持續憂郁,消沉。
六、軀體疾病引起的繼發性抑郁癥 如心臟病,肺部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熱等,都可引發這類抑郁癥。
七、產后抑郁癥 其特別是對自己的嬰兒產生強烈內疚,自卑(尤其是農村婦女生女嬰后,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視時),痛恨,不愛或厭惡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東西,憂郁,是這類抑郁癥患者的常見癥狀。
【抑郁癥的三大主要癥狀】
很多人對抑郁癥不陌生,但抑郁癥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它有明顯的特征,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癥狀,就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總是憂愁傷感,甚至悲觀絕望,《紅樓夢》中整天皺眉嘆氣,動不動就流眼淚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患者覺得腦子空空的,變笨了。
運動抑制就是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抑郁癥早期癥狀】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
2.喪失興趣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
4.自我評價過低
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郁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為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6.消極悲觀
7.軀體或生物學癥狀:抑郁病人常有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癥狀,很常見,但并非每例都出現。
8.食欲減退,體重減輕
9.性功能減退
10.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后不復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11.晝夜變化: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抑郁癥病的治療:
運用解郁安神膠囊,從中醫辯證角度糾正抑郁。
抑郁癥的實證常見有肝氣郁結、氣郁化火和痰氣郁結數種。
1、肝氣郁結者,可見精神抑郁,胸悶脅痛,腹脹噯氣,不思飲食,脈多弦細。其治宜以疏肝理氣為主,可選用四逆散治之。
2、氣郁化火上逆者,證見頭痛頭暈,胸悶脅脹,口苦咽干,苔黃舌紅,脈多弦數,治宜清肝瀉火,可選用加味逍遙散。
3、痰氣郁結者,證見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應用解郁安神膠囊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清肝瀉火,順氣解郁:利氣化痰和寬中解郁之功更著。
抑郁癥的虛證通常可分為久郁傷神和陰虛火旺兩大類。
1、久郁傷神者,證見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無力,治宜養心安神,可選用加味干麥大棗湯。 方藥及用法:炙甘草10克,小麥30克,大棗5枚,酸棗仁15克,遠志、香附、柴胡、郁金、香櫞皮各10克。每天1劑,水煎服。方中大棗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小麥、酸棗仁、遠志皆能養心安神,又可益陰斂汗,祛痰利竅;香附疏肝理氣,解郁止痛;郁金行氣活血,涼血清心;香櫞皮能理氣健脾化痰,柴胡可疏肝解郁。此方能養心安神,且有安眠作用,其療效較為顯著,藥物可隨證加減。
2、陰虛火旺者,證見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其治宜滋陰清火,養血柔肝,可選用滋水清肝飲。方藥及用法: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柴胡、白芍、酸棗仁、當歸各10克,牡丹皮、梔子各6克。水煎服,每天1劑。方中熟地補血養肝,滋腎育陰,斂汗固脫,其它諸藥功效以如上述。此方能滋腎水而清肝火,并可養血寧心安神,因而對抑郁癥和失眠癥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預防護理
對抑郁癥,一般人的理想,是預防疾病發生,中國古代醫生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思想,但是科學發展至今天,還不能說對所有的疾病都能“防患于未然”,使之不發生。
抑郁癥,特別是其主要類型,有躁狂抑郁交替發作的雙相型抑郁,其根本發病原因未明,所以目前還談不上有效的病因預防,它不像染病那樣,通過切斷傳染源,打預防針增加機體抵抗力,就可以防止疾病發生,但預防工作也并非完全無所作為,現代醫學不僅可以幫助病人“走出抑郁陰影”,而且可以告訴人們怎樣防止其發生,各個年齡的軀體疾病,酗酒,吸毒,亂用藥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以導致抑郁發病,那么,防止這些“體因性”的因素侵害人體,保持身體健康,就可以減少抑郁癥的發生,因此身體內臟疾病患者,外科手術以及有嚴重慢性疾病的人,都應作為抑郁癥預防重點人群。
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組“心因性”抑郁癥,應該說是能有效預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來刺激,不會沒有一點心理矛盾,從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只好增強對刺激的抗力,加強心理免疫的能力,從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郁癥的發病率。
即使對于“內因性抑郁癥”,醫學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預防工作可以從“優生優育,改善素質;敏銳發展,及早治療;鞏固康復,防止復發”這三個方面著手。
病理病因
迄今為止,抑郁癥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異常, 概括的說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正因為抑郁癥目前病因不明,有關假說很多,比較常見公認的病因假設包括:
(1)遺傳因素: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患病者血緣關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級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于其他親屬,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
(2)生化因素:兒茶酚胺假說:主要指抑郁癥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濃度下降有關;由于很多抗抑郁劑,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或者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等使用后,雖然大腦突觸間隙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還是需要2周左右才會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體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說;
(3)心理-社會因素:各種重大生活事件突然發生,或長期持續存在會引起強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導致抑郁癥的產生。
|
下一篇:連鎖巨頭并購太兇猛 豪擲14億收... 上一篇:小兒感冒的病理病因 |